抗战这场成功的大突围, 一次挽救了60万中国军队!

发布日期:2024-11-18 22:21    点击次数:128

世人皆知徐州会战是一场失败之战,却鲜有人知这场战役中,还藏着一个令日军惊诧不已的奇迹。1938年5月,当日军重兵合围徐州,眼看60万中国将士即将被困之际,一场惊心动魄的大突围悄然展开。日军原本胸有成竹,认定中国军队必定西撤,重兵把守西线。谁知这支军队竟在两位传奇将领的指挥下,上演了一出"李白"组合的绝地求生。整整三天三夜,在枪林弹雨中,他们带领全军化险为夷。更令人称奇的是,撤退途中竟还带出了那门威力巨大的德制重炮。日军究竟是如何被耍得团团转?这60万将士又是如何在几近绝望的困境中突出重围的?

一、一场看似必胜的围剿

1938年4月,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传遍全国,这场胜利让整个五战区的将士士气大振。当时的战场态势看似一片大好,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余人,击毁敌军坦克装甲车三十余辆,缴获各类武器弹药无数。

然而就在中国军队庆祝胜利之际,日军已经在暗中调整战略部署。4月3日,日本大本营紧急调集军力,将华北方面军的第2、第3、第10师团和第14师团混成旅团,以及华中派遣军的第5、第9、第13、第16师团等精锐部队全部投向徐州战场。这是日军首次在中国战场上集结如此多的主力师团。

随着战事的发展,中国军队的部署也在不断扩大。从4月上旬到中旬,徐州五战区的兵力从29个师迅速扩充到64个师。其中包括了第20集团军、第31集团军等主力部队,以及从各地调来的援军。这些部队被编成鲁南、鲁西、淮南、淮北四个兵团,部署在徐州周边地区。

日军的战术布局极为精妙。他们首先派遣第10师团在台儿庄地区牵制中国军队主力,同时第5师团从北线向南推进,第9师团和第13师团则从南线向北挺进。这种多向进攻的战术设计,目的就是要将中国军队主力引入包围圈。

在战场态势上,日军还采取了一个关键部署:在运河沿线设置了多个炮兵阵地,并在临沂至蚌埠一线部署了大量的重炮群。这些火力点不仅可以支援步兵进攻,更重要的是可以切断中国军队的退路。

与此同时,日军特种作战部队也开始渗透到中国军队后方。这些特工队伍不断破坏铁路线路,切断通信设施,企图瘫痪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4月下旬,陇海铁路沿线已经出现多处被破坏的路段,给中国军队的兵力调动和后勤补给带来严重困难。

在空中优势方面,日军调集了包括轰炸机中队和战斗机中队在内的大量航空兵力。这些飞机不断对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轰炸,严重干扰了中国军队的战场部署。特别是在徐州城区,日机的轰炸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不仅摧毁了军事设施,还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

整个战场形势表面上看似中国军队占据优势,实则已经处于日军精心设计的包围圈中。日军的这场围剿行动,可以说是自淞沪会战以来最为精心策划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二、致命的战术选择

在战局日趋紧张之际,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与作战厅长刘斐之间出现了重大分歧。1938年4月下旬,刘斐提出了一个机动防御方案:建议将主力部队撤出一线战场,只留少量部队与日军保持接触,主力则控制在有利机动的地区,以保持战略纵深。这个方案的核心是避免与日军硬碰硬的正面对决,转而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

刘斐的这一建议源于他对战场形势的深入分析。当时中国军队虽然在台儿庄取得胜利,但装备和训练水平与日军仍有明显差距。特别是在重武器方面,日军的优势尤为明显。以炮兵为例,日军的野战重炮数量是中国军队的三倍以上,射程和精度都远超中国军队的装备。

然而,李宗仁采取了一个更为激进的方案。他将主力部队推到前线,试图复制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模式。在部署上,他将精锐部队集中在鲁南地区,准备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决战。这个决定导致中国军队的防线过于靠前,战略纵深不足。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部署方式还造成了另一个严重问题: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当时中国军队的64个师几乎全部投入一线作战,只有极少数部队作为预备队。这种布局一旦战线被突破,将无力组织有效的反击。

战术选择的失误很快显现出来。5月初,日军第9师团和第13师团突破淮南战线后,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机动能力受到严重限制。由于缺乏预备队,无法对日军的突破点形成有效封锁。各部队不得不采取就地防御的方式,这进一步加剧了被动局面。

在战术执行层面,问题同样突出。由于各部队分散在漫长的防线上,指挥系统难以及时调整部署。特别是在通信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前线部队往往无法得到及时的战术指导。这导致许多部队在遭遇日军进攻时只能凭借直觉应对,缺乏整体协调。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部署方式使得中国军队完全暴露在日军的空中优势之下。日军的航空兵可以轻易发现中国军队的调动情况,并对重要目标实施精准打击。仅在5月初的一周时间里,日军就对中国军队的集结地区实施了超过50次轰炸,造成了大量伤亡。

随着战事发展,中国军队逐渐陷入了四面受敌的困境。东面是日军第10师团的强大压力,南面是第9、第13师团的夹击,北面则面临第5师团的威胁。到5月中旬,日军已经形成了对徐州的包围之势,中国军队的处境变得极其危险。

三、危机中的关键转折

在徐州战局危急之时,李宗仁与白崇禧这对"李白"组合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5月15日凌晨,两位将领在徐州城东的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结果一锤定音:必须立即突围,否则60万大军将全部覆没。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战局的走向。

与此同时,张自忠将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主动请缨担任断后任务,率领第59军在津浦路沿线构筑防线。这支部队在随后的战斗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在津浦路沿线设置了多个防御阵地,有效延缓了日军的追击速度。

在这场危机中,德国顾问团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当时在徐州的德国军事顾问法肯豪森少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利用日军的惯性思维设置疑兵,制造中国军队向西突围的假象。这个建议得到了李宗仁的采纳,成为突围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军事情报员的特殊贡献同样功不可没。情报组组长戴冰通过巧妙运作,成功向日军透露了一份假情报,暗示中国军队将向西突围。这个假情报让原本部署在东线的日军第10师团调往西线增援,为东线突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更令人称道的是当地百姓的鼎力相助。徐州及周边地区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以各种方式掩护军队行动。他们不仅为军队提供向导,还在关键路段设置假目标,迷惑日军侦察机。一位姓赵的老农甚至带领全村人在西线道路上制造出大规模军队调动的假象,成功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

这些因素的结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5月16日,日军航空侦察发现大量中国军队向西移动的迹象,立即加强了西线防御。第5师团和第10师团迅速向西线集结,而东线的防御力量相对薄弱。日军的这一调整正中中国军队下怀。

在突围准备阶段,各部队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所有的命令都以口头形式下达,避免留下文字记录。为了掩护突围行动,工兵部队还在西线修建了大量工事,造成重点防御的假象。这些措施成功地误导了日军的判断。

这场危机的转折还体现在后勤保障上。在突围前,各部队将重要军需物资分散存放在农户家中,由当地百姓分批运送,避免了大规模运输可能引起的日军注意。这种分散运输的方式,确保了重要军事物资能够安全转移。

经过周密准备,一个完整的突围方案逐渐成型。这个方案的核心是:主力在东线突围,同时在西线展开声东击西的佯动。这个方案不仅考虑到了军事层面的可行性,还充分利用了地形和民间力量的优势,为后续的突围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奇迹般的大突围

5月16日深夜,一场震惊日军的大突围正式展开。行动开始时,第31集团军在张自忠将军的指挥下,率先在津浦路沿线展开佯攻。他们利用夜色掩护,对日军阵地发起猛烈炮击,造成西线战事激烈的假象。同时,预先安排的农民群众在西线多处点燃篝火,制造大军集结的错觉。

在东线,突围主力分成三个梯队悄然出发。第一梯队由精锐部队组成,负责开路突击;第二梯队护送重要军需物资和伤员;第三梯队则是断后部队。这种梯队式推进的方式,既保证了突围效率,又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突围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第一梯队在穿越日军封锁线时,意外发现一处日军炮兵阵地正在转移。这支日军部队正是响应总部调令,准备增援西线。中国军队抓住这个难得的战机,迅速穿过了这个原本最危险的区域。

在运输装备方面,军队采取了独特的方法。为了转移那门重达数吨的德制重炮,工兵部队临时改装了几辆大车,将炮身拆解成几个部分分别运送。当地农民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调集了数百头牲口,分批接力转运军需物资。

第二梯队转移时遇到了严峻考验。一个日军侦察机中队发现了行军队伍,立即展开轰炸。关键时刻,预先部署的高射机枪发挥了作用,击落一架侦察机,迫使其他飞机暂时撤离,为大部队争取了宝贵的转移时间。

断后部队的表现更是令人钦佩。第59军一个团在撤退途中遭遇日军追击,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在一处山口设置了多重防线。这支部队以一个团的兵力,竟然阻挡住了日军一个联队的进攻,为主力转移争取了近六个小时的时间。

天亮时分,日军终于发现上当,立即调动兵力追击。但为时已晚,中国军队主力已经突出包围圈。日军航空兵紧急出动,但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这种天气反而成了天然的保护伞。

整个突围过程持续了将近72小时,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统计显示,不仅60万大军基本突围成功,还带出了大量军需物资,包括那门对日军威胁极大的德制重炮。更难能可贵的是,突围部队还保持着相当完整的建制,这为后续的战略调整创造了条件。

这次突围的成功不仅在于军事指挥的得当,更在于军民团结的力量。沿途群众不顾个人安危,用各种方式支援军队:有的充当向导,有的协助运输,有的设置疑兵,有的负责侦察敌情。正是这种军民一心的配合,才使得这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变成了现实。

五、战后的重大影响

徐州突围战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层面。首先体现在日军的战略调整上。日军原本计划在徐州歼灭中国主力后直指武汉,但此次行动的失利迫使他们重新评估战略。第10师团司令濑谷启少将在战后报告中详细记录了这次作战的得失,特别强调了对中国军队机动能力的严重低估。

这场战役也促使日军对其情报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革。他们在随后的战役中增加了大量的地面情报人员,不再过分依赖航空侦察。同时,日军还加强了对当地民众的管控,试图切断军民配合的渠道。这些措施的出台,恰恰印证了徐州突围对日军的深远影响。

在武器装备方面,这次战役带来了显著变化。中国军队成功转移的那门德制重炮,后来在武汉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促使国民政府加大了引进重型武器的力度。1938年下半年,通过滇缅公路运送的军事物资中,重型火炮的比例明显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突围在战术层面提供了宝贵经验。李宗仁将军随后组织相关人员编写了《大规模突围作战手册》,详细总结了声东击西、分批转进等战术要点。这份手册后来在武汉、长沙等战役中多次派上用场。

突围战的成功还带来了一个意外收获:提升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当时在徐州的多位外国记者亲眼目睹了突围过程,他们的报道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美国《纽约时报》专门派记者采访了部分突围将领,刊发了长篇特写。

这次战役对军队建设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突围后,很多部队开始重视建立预备队和机动部队。第31集团军就在整编时专门成立了一个快速反应旅,配备了大量轻武器,机动性显著提高。这种编制改革后来被其他部队借鉴。

在民间层面,徐州突围的影响同样深远。参与协助突围的民众建立了广泛的互助网络,这些网络在后续的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在苏北地区,就形成了数十个民间互助组织,为军队提供情报和后勤支援。

战役结束后,军事指挥体系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五战区设立了专门的战术研究室,由参与突围的军官担任教官,定期举办战术讲座。这个机构编写的《运动战教程》,成为很多部队的重要训练教材。

这场战役还影响了后续的战场工程建设。工兵部队在修建工事时,开始注重预留机动通道和预设突围路线。在随后的长沙会战中,这种设计理念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使部队能够灵活调动。

战后统计显示,徐州突围战在战术创新、军民合作、指挥艺术等方面都提供了可贵经验。这些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为中国军队在后续战役中的表现打下了重要基础。突围中表现出的军民一心、灵活机动的特点,也成为了抗战史上的一个重要范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